海峡经济网官网

海峡经济网

首页 > 资讯 >

智能手环尴尬境地 环处境不妙?

未知   时间:2016-09-24 09:25

  之前大热的智能手环如今进入一个尴尬的境地,产品销量下滑,关注度下滑。据研究机构IDC公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中智能手环占据了一半的可穿戴设备的市场份额;2016年第二季度的可穿戴设备报告中,IDC已经将手环的数据剔除出局,并预计到了2020年智能手环在可穿戴设备中的市场份额将下降至28.5%。

  曾经风光无限的智能手环可谓是可穿戴设备中的领跑者,以小米手环为代表,在2015年实现了1200万部的出货量,较之2014年的110万部暴增近10倍,市场份额也从4.0%迅速上升至15.4%。但随着各大品牌依次推出智能手表之后,手环的处境越发尴尬,市场份额下滑几成定局。

  记者从福州大利嘉电子商城了解到,目前智能手环的关注度持续下降,销量令人担忧。大利嘉某电子专柜负责人陈老板告诉记者,与鼎盛时期相比,现在的智能手环出货量已经大不如前,“去年是智能手环的鼎盛年,无论是jawbone这样的大品牌还是小米领衔的国产品牌,智能手环热度颇高,销量非常好,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有上百台的出货量,是今年一个季度总和”,据陈老板介绍,一年来除了大品牌还比较坚挺之外,许多国产小品牌已经陆续被淘汰,“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智能手环没有独特性,功能太单一,很容易被别的产品取代”。

  正如陈老板所言,智能手环被不少消费者直言太过鸡肋。业内人士分析,智能手环同其他可穿戴设备相比,具有可替代性,其功能相对单一,同时市场上大部分智能手环无法脱离手机而独立运行,而智能手表已经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智能手表已然全面“接管”了手环所拥有的数据功能,甚至在功能上比手环更加完备,如果说Apple Watch是智能手表占领可穿戴设备市场的第一枪,那么小米的Amazfit和三星的Gear S3智能手表相继面世,更是把智能手环赶入更加尴尬的境地。

  打着可携带功能的名头,却无法真正做到便携性是许多消费者对于智能手环的评价。市民周先生是福州某夜跑俱乐部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最开始他们夜跑队伍里,几乎所有的成员都佩戴了运动智能手环,“从2015年成立至今,我们的装备上也更加齐全,一开始智能手环面世,计步、测心率等功能很适合我们,但却需要手机等其他智能产品作为辅助,这样便携的功能就变得很鸡肋,还不如直接用手机记录”。

  据Fitbit报告显示,在1090万注册用户数中,仅近670万是活跃的。智能手表、手环它们都面临着一共性问题,刚买会爱不释手,但过了一段时候就会将其束之高阁,即不具备黏性。智能手环功能单一,很容易被其他电子产品所替代,虽然不少品牌从外观上下工夫,使智能手环往时尚方面靠拢,但收效甚微,对于消费者来说吸引力有限。

  相关人士认为,智能手环还有一个问题是无法分析数据,手环只是一个载体,作为智能产品却只有记录数据的功能是远远不够的,消费者购买智能手环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运动数据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在此基础上,给予用户健康指导、对接相应的健康服务。

声明:本文由海峡经济网http://www.hxjjw.com.cn/采编(转载请保留)如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

链接:/roll/2016/0924/9313.html

打印 分享到

>>图片 · Photo

1/